河南興農新模式:用好規模化、精細化實現豐收和增收



人民網鄭州4月19日電 (時巖)鄉村振興的路上,結構不優,生產規模化、集約化、組織化程度不高,農業該咋變強?留守村民不會種地、不願種地,農村變美、農民致富該咋辦?

近兩年,河南省供銷合作總社與現代大型農企禾中集團合作,組建瞭現代化農企河南省豫豐農產品有限公司(下簡稱豫豐農業),在省內多地推行“大田托管、科學種植、產業興農”等新做法,龍頭帶動,不斷探索農業變強、農民增收新路徑。

2017年,豫豐農業在全省實現土地托管51萬餘畝,試點種植綠色富碳農業14000餘畝,范圍涉及31個縣。豫豐農業還通過建設新農村組織聯盟體系,建立健全現代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,打造新農人培訓體系,為農業豐收、農民增收提供瞭新思路。

解決不會種、不賺錢問題,靠得是“規模化+科學種植”。4月14日,記者在豫豐農業全資子公司許昌市惠禾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看到,圍繞許昌市灌溉試驗站,一塊塊不同品種的小麥長勢旺盛。令人不解的是,各地塊灌溉既有長數百米可走式噴灌機械,也有常見的可伸縮噴嘴,還有標明的刷著紅漆的地埋式滲灌系統等。小麥品種分類,灌溉方式分類,要解決啥問題?

原來,這是豫豐公司許昌農業科學試驗站的強筋小麥品比示范試驗田。利用已建成的許昌市高效節水信息管理系統,以及水權分佈管理系統、墑情監測系統等,試驗人員對13個小麥品種進行高效節水灌溉的指標研究,未來將會對優秀苗頭品種進行提純繁育,同時開展化肥不同種類、不同用量試驗和示范。這些科學的數據,將為大規模農業種植提供精準用量依據。

試驗效果如何?技術員李青燕介紹,試驗田種植情況看,目前正抽穗的半冬性中熟強筋小麥鄭麥119表現良好,預計產量可達每畝540公斤,畝產超第二名20公斤,超最後一名近百公斤。加上純強筋小麥與“花麥”每斤0.3元差價,規模種植利潤不會少。

規模化還帶來種植精深化效益。規模種植機械化運用,大大減少瞭人力成本的投入。如耕地、收獲、無人機噴灑,速度更快,投入更少。大田還使用禾中集團研發的化肥農藥替代品碳液,不僅符合綠色環保要求,更實現瞭食品加工的源頭可控,奠定瞭產品附加值提升的基礎。

得到大公司資金、人才、技術、項目、創新方面支持,許昌市惠禾公農業開發公司在土地托管、三產融合、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方面快速推進,同時在三農服務中心及農資配送物流中心建設、糧食貿易、特色農業等經營活動上發力。目前有優質強筋小麥、富硒有機小麥種植59000畝,富碳強筋小麥試驗示范種植900畝,特色農業道地中草藥種植2000畝等。規模不斷擴張,能力也不斷增強。

“子公司發展得好,省公司前途更明朗。2018年豫豐公司計劃土地托管至少150萬畝,將用更大規模,更精細化種植提升產業價值,實現糧食豐產,農民增收。”豫豐農業總台中家電批發商經理王東輝說。

規模大,意味著分工更加精細。豫豐農業的發展藍圖,是要建設更系統的現代化農業公司。

根據規劃,未來三到五年豫豐農業將積極建設農業大數據平臺,全面發展智慧農業、富碳農業等高端農業科技,目標是創建全國農業先行先試模范區,打造全國農業知名品牌。同時,豫豐農業還將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、生產體系、經營體系,不斷提高農業創新能力、新競爭力、全要素生產力,致力解決農業農村收益低下等問題,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,深度挖掘現代農業內在利潤價值潛力,激活農業農村內生發展動力,助力河南農業現代化穩步推進。

【1】【2】

(責編:尚明楨、慎志遠)


推薦閱讀台中電器行推薦

河南:鋪就"四好農村路" 打開鄉村幸福門

在中原大地,四通八達的“四好農村路”像一條條“血管”,喚醒沉睡的村莊,台中南屯家電行催生鄉村的“蝶變”……【詳細】

援疆醫生馬啟敏:給牧民帶來"生"的希望

三年兩次援疆,河南醫生馬啟敏用精湛的醫術,呵護著牧區女性的健康,給這片土地帶來瞭“生”的希望。三九寒冬,距離鄭州2600公裡的新疆哈密市巴裡坤哈薩克族自治縣最低氣溫達零下30攝氏度,但巴裡坤縣人民醫院一樓的病房內卻格外溫暖……【詳細】
arrow
arrow

    wsm244yw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